第1章 習題與解答
是非題
01 |
O |
網路拓樸是指在網路系統中,網路節點的實體分佈架構? |
02 |
O |
網狀拓樸結構通常每個節點均有兩個以上的傳輸路徑可選擇? |
03 |
O |
雙絞線將銅線纏繞的主要原因是要降低電子干擾? |
04 |
X |
對等式網路系統的電腦只單純使用網路上的資源,本身並不提供資源與他人分享? |
05 |
X |
光纖主要是利用光線折射的方式來進行資料的傳遞? |
06 |
O |
橋接器可用來分割網路,並將訊框利用選徑的方式傳遞到另一個網路? |
07 |
X |
閘道器不可以轉換不同網路架構的通訊協定? |
08 |
O |
當電子訊號衰減時,可以利用中繼器來重整訊號後再傳遞出去? |
09 |
O |
OSI參考模式的第7層負責與使用者和應用程式溝通,而第1層則是負責實體網路之硬體通訊? |
10 |
X |
網路介面卡的驅動程式都會包含於作業系統中,所以各廠牌的網路介面卡均可使用? |
11 |
X |
在OSI參考模式中,訊息每往上傳送一層即會在資料封包中增加一些傳送資訊的標頭?。 |
12 |
O |
不同的作業系統間如果透過相同的通訊協定,也可以進行電腦通訊? |
13 |
O |
IP協定在OSI參考模式中是屬於「網路層」的協定? |
14 |
X |
IP標頭中的TI欄是用來表示封包的總長度? |
15 |
O |
在網路傳輸機制中,如果傳送的封包大於最大傳輸單位(MTU),則必須將封包先切割成數個區段再分別傳送? |
16 |
X |
IPv6使用64 bits來定義IP位址,所以可提供264個位址? |
17 |
X |
UDP是屬於連線導向的傳輸協定? |
18 |
O |
TCP傳送資料封包時,用來協調通訊雙方之送收的流程控制方式是滑動視窗(Sliding Window) ? |
19 |
X |
存在於電腦主機Cache中的ARP對照表是使用靜態存取方式,不可以隨時更新位址資訊? |
20 |
X |
即使是位於同一個房間的兩部電腦,也要透過額外的網路連接設備才可以形成網路? |
選擇題
01 |
C |
何種拓樸架構類型是透過一個中央控制設備將資料傳送到目的地,其它節點間並不會直接相連? (A)匯流排 (B)網狀 (C)星狀 (D)環狀 |
02 |
D |
應用程式間對談的管道在OSI參考模式中是屬於哪一層? (A)傳輸層 (B)應用層 (C)網路層 (D)會議層 |
03 |
C |
主從式網路架構由伺服端擔任中央節點以提供網路安全與網路管理機制,其架構較類似哪種網路拓樸架構? (A)匯流排 (B)網狀 (C)星狀 (D)環狀 |
04 |
A |
硬體介面規格是屬於OSI 參考模式中的哪一層? (A)實體層 (B)資料鏈結層 (C)網路層 (D)傳輸層 |
05 |
C |
下列哪種網路架構,當有使用者在使用共享資源時,會對資源提供者主機的執行效能造成較嚴重的影響? (A)點對點架構 (B)分散式架構 (C)主從式架構 (D)混合式架構 |
06 |
C |
下列何者不是使用同軸電纜來架構網路時所需要的網路設備? (A)BNC接頭 (B)T 型接頭 (C)RJ-45 線材 (D)RG-58線材 |
07 |
D |
下列何者不是使用光纖來架構網路的優點 ? (A)訊號衰減率低 (B)重量輕、安全性高 (C)不會有電磁波、輻射等問題 (D)價格較便宜 |
08 |
B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光線在光纖裡行進的方向都是波浪形 (B)雙絞線可分為UTP與STP兩種 (C)同軸電纜都是單芯 (D)使用光纖傳輸資料易被竊聽 |
09 |
B |
OSI參考模式的各層間是透過何者來處理上下層的連繫工作? (A)傳輸媒介 (B)介面服務 (C)通訊協定 (D)硬體裝置 |
10 |
C |
訊息傳到哪一層不需要加上該層的標頭(Header)? (A)傳輸層 (B)展示層 (C)實體層 (D)網路層 |
11 |
A |
訊息傳到哪一層需要加上該層的標尾(Trailer)? (A)資料鏈結層 (B)傳輸層 (C)網路層 (D)實體層 |
12 |
A |
下列何者屬於傳輸層的通訊協定? (A)TCP (B)UBP (C)ABP (D)TVP |
13 |
B |
在網路層中進行路徑選擇需要透過何種網路裝置? (A)橋接器 (B)路由器 (C)集線器 (D)中繼器 |
14 |
D |
一般會使用何種實體層的網路裝置來進行訊號重整後再行傳送? (A)橋接器 (B)路由器 (C)閘道器 (D)中繼器 |
15 |
A |
TCP/IP協定組中的哪一層又稱為「IP層」? (A)網際層 (B)傳輸層 (C)網路層 (D)應用層 |
16 |
D |
下列何者是TCP協定的特性? (A)連線導向 (B)適合高度準確性資料傳送 (C)可靠性高 (D) 以上皆是 |
17 |
C |
下列何者是用來對應IP位址與實體位址的通訊協定? (A)ICMP (B)IP (C)ARP (D)SMTP |
18 |
D |
常見的應用服務在OSI參考模式中是屬於哪一層? (A)傳輸層 (B)網路層 (C)資料鏈結層 (D)應用層 |
19 |
A |
請問IP使用幾個位元來定址? (A)32 (B)64 (C)128 (D)256 |
20 |
D |
下列何者為UDP協定的特性? (A)可靠性低 (B)傳送速度快 (C)非連線導向 (D)以上皆是 |
第2章 習題與解答
是非題
01 |
O |
影響網路系統建置的因素包括企業的文化、政策、目標、特質? |
02 |
O |
建議書的目的在於做資料的整理、保存、記錄,以利日後做修正、維護、保存的參考? |
03 |
X |
一般而言,網路在規劃時並不需要考慮應用系統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
04 |
O |
網路規劃時,可以依據所擬定之網路雛型進行流量、效能、容量、成本等定量分析? |
05 |
O |
可以利用移動相關使用者、移動相關資源、增加伺服器等方式來改善網路效能? |
06 |
X |
企業在建置網路時,網路的傳輸量應該要符合至少10年以上的需求? |
07 |
O |
為了有效管理日亦複雜的網路環境,除了制度的管理之外,尤其重要的是在網路裡設定適當的管理統計、偵測、錯誤…等反應? |
08 |
O |
一份好的網路規劃案,針對管理者須有完整的教育訓練計劃,內容尤其須針對使用單位的實際應用及可能發生的問題與簡單的除錯、偵測能力為主? |
09 |
X |
網路規劃設計之80-20 Rule是指之80%訊務流過骨幹網路,小於20%訊務應為區域性? |
10 |
X |
對於網路服務本身的特質與品質、程度不應量化,應盡量使用非數字的敘述方式,以避免日後困擾? |
選擇題
01 |
B |
何者不是應用系統的可用性評估主要包含要素? (A) 應用系統需求頻寬(Bandwidth)分析 (B)網路的設定狀況 (C)應用系統的可靠度(reliability)規劃(D)系統反應時間(response time)分析。 |
02 |
D |
在設計網路架構前,應先確定目標重點何在,以下幾點是必須特別注意的? (A)成本考量 (B)技術考量 (C) 管理考量 (D)以上皆是。 |
03 |
D |
網路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哪些基本能力? 甲:有效網路設備工具之取得 乙:有效網路建制程序 丙:網路運作與管理 丁:使用者教育訓練 戊:以上皆是 (A)甲丁 (B)丙戊 (C)甲丙 (D)戊。 |
04 |
D |
評估網路規劃案時,廠商的系統支援能力通常不包含哪個? (A)類似經驗 (B)系統工程人數 (C)反應時間 (D)未來擴充能力。 |
05 |
C |
評估網路規劃案時,訓練計畫通常不包含哪個? (A)針對使用單位 (B)針對管理者 (C)針對系統廠商 (D)以上皆是。 |
06 |
C |
下列的描述何者不是造成資訊網路愈來愈複雜之原因?(A) 通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B) 現有網路系統各自為政 (C)專業人才過剩 (D) 通訊協定增加 |
07 |
C |
下列何者非為改善網路效能方式? (A)將存取之網路資源,從原伺服器移至其他伺服器 (B)移動使用者,使工作群組與實際訊務型態一致 (C)盡量集中網路各類服務於同一台伺服器,避免使用者須存取多台伺服器,浪費頻寬與時間 (D)增加伺服器,讓儘可能存取同一區域內之伺服器 |
第3章 習題與解答
是非題
01 |
O |
校園網路通常是指學校或單一研究機構等單位的區域網路,其可由各單位視規模大小、需求應用情況、網路經費多寡及使用經驗等考量,建立簡易網路或具有骨幹的校園網路,再逐步擴充? |
02 |
X |
面對沉重的校園網路管理負擔,網路管理人員此時所需要的只是單一功能或單純監控的網路管理系統,而非一套能兼具網路監控與維運的系統? |
03 |
O |
校園網路的規劃、建置與管理,一般則是由學校電算中心之類的單位所負責。? |
04 |
X |
良好的網路分析工具可預防網路問題的產生,但無法協助排除障礙? |
05 |
O |
了解網路整體架構,進而知道資料流的流向是管理網路的首要條件? |
06 |
X |
MRTG不須安裝多個套件,所以對於任何平台來說都是非常容易安裝,具有擴充性? |
07 |
O |
為了減輕網路管理負擔,網管人員可以借助一個簡單易用的網路管理工具(例如Web介面)來描繪出拓樸圖架構,以將校園網路架構的邏輯圖具體呈現出來,並隨時反應出網路設備與服務之狀態? |
08 |
O |
障礙管理負責包含警示監視、故障定位和錯誤處理等工作? |
09 |
O |
對進入機房人員須進行身份登記,並應記錄進出機房時間、所操作之對應機器及操作時間? |
10 |
X |
為了有效應用空間,機房不得堆放雜物,為節省電源,人員離開時須將冷氣關閉? |
選擇題
01 |
D |
校園網路管理與維運正面對著拓樸管理、障礙管理、流量分析統計、頻寬管理、等課題之挑戰? (A)宿舍網路IP與MAC管理 (B)大量病毒攻擊 (C)無線上網 (D)以上皆是 |
02 |
C |
何者不是網路機房特殊的管理與安全性考量? (A)全天24小時恆溫空調系統 (B)全區備援發電機設備 (C) 電腦主機平面擺放不應置於機櫃 (D) 防火消防安全保護 |
03 |
A |
網路機房之溫度保持在多少為宜? (A)22℃ (B)16℃ (C) 18℃ (D)26℃ |
04 |
B |
網路機房之相對濕度保持在多少為宜? (A)10% (B)50% (C)30% (D)90% |
05 |
D |
何者不屬於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異常事件? (A)地震 (B)電擊 (C)火災 (D)停電 |
06 |
C |
何者不是校園宿舍網路使用規範中通常所禁止之行為? (A)使用他人之IP Address (B)下載有版權之音樂(尤其是MP3)、影片及軟體 (C)利用Hub連接網路 (D)架構任何型態之主機伺服器 |
07 |
A |
通常校園網路會遵循下列何者之精神來制定使用管理辦法? (A)TANet (B)Seednet (C)Hinet (D)Anet |
08 |
C |
與一般企業相較,何者是校園網路管理所具有的特殊性? (A)網路組態管理 (B)網路流量分析 (C)宿舍網路IP與MAC管理 (D)網路障礙管理 |
第4章 習題與解答
是非題
01 |
O |
ISO 7498.4 將網路管理的功能分成.組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績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錯誤管理(Fault Management)、.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帳務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五大種類? |
02 |
X |
閘通道型代理器的功能就如同閘道器(Gateway)一般,並不可以將管理器的要求命令轉換成對等但不同格式的網管通訊協定? |
03 |
X |
ISO所制定的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是目前最常用的網管通訊協定? |
04 |
O |
提前發現潛在問題,防患於未然是網管人員的工作? |
05 |
O |
如何讓資料能夠安全無虞得使用、傳輸,防止未經授權的第三者竊取、刪改等非法行為,就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功能? |
06 |
X |
所謂的輪詢(Polling),是指當事件發生時才通知管理者的管理機制? |
07 |
X |
網管系統可以管到通訊設備,甚至於通訊設備的插槽(slots),但卻無法管到插槽內的每個埠(ports) ? |
08 |
X |
網管系統可以替MIS管理者收集相關的網路資訊,使網路管理員成為策略規劃師和分析師,所以為避免造成高階主管之負擔,網路管理並不須高階主管的參與? |
09 |
X |
PC_based 網管工具較簡單、便宜、功能也較少,但即使幾百個網路節點使用一套PC_based 網管工具來管理仍沒困難? |
選擇題
01 |
D |
一般網路的管理機制可以分成三種,下列何種為非? (A)輪詢(Polling) (B)陷阱(Trap) (C)設定(SET) (D)自動(Auto)。 |
02 |
B |
網管管理器不需具備哪一點功能? (A)一組用來分析網路狀態及偵錯回復的應用程式 (B)網路防毒 (C)一個整合式網路管理介面,包括監視網路狀態及控制網路上各個設備 (D)能將管理者的需求轉成對映的監視或控制命令 |
03 |
D |
一般而言,網管代理器會有以下哪幾點功能? (A)收集本身或整體網路狀態資訊 (B)儲存並統計資料 (C)異常或故障偵測 (D)以上皆是 |
04 |
C |
代理器是經由何種通訊協定來透過網路將資訊傳遞給管理器? (A)TCP/IP (B)IPX (C)SNMP (D)TELNET |
05 |
C |
下列何者不是網路管理的成員? (A)網路管理器(NMS) (B)代理器(Agent) (C)網路使用者 (D)網路設備 |
06 |
B |
下列對於管理資料庫(MIB)的描述何者有誤? (A)物件辨別碼是唯一的 (B)定義物件的表達方式、語法 (C)儲存物件的各種資訊 (D)包含物件的讀寫方式 |
07 |
A |
沒有支援SNMP的設備,可透過SNMP被管理者來作資訊的交換,此種方式稱為? (A)Proxy (B)Agent (C)Transfer (D)Forward |
08 |
D |
下列何者非為網路管理系統之主要趨勢和方向 (A) 更簡易的使用者介面 (B整合性網管系統 (C) 頻寬預測與分配 (D) 事件導向與虛擬網路功能。 |